文章
  • 文章
  • 論壇
搜索
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文化旅游 >> 山西隰縣瓦窯坡東周墓新發現,或反映晉國邊地文化復雜性
详细内容

山西隰縣瓦窯坡東周墓新發現,或反映晉國邊地文化復雜性

时间:2022-04-13     【转载】   来自:央廣網

(記者 趙藝)4月11日,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隰縣瓦窯坡東周墓M25、M26的考古發掘成果。從兩座墓葬形制、葬式葬具與出土的隨葬品分析,M25墓具有典型的晉文化特征;M26墓為二次葬,以往在春秋時期的晉文化墓葬中極為少見,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晉國邊地文化復雜性。

瓦窯坡墓地位置示意圖

隰縣瓦窯坡墓地,位于臨汾市隰縣縣城西北部3公里的黃土塬上。2005年因為盜掘嚴重,臨汾市文物局與隰縣文物局聯合對該墓地進行了發掘,共發現東周時期墓葬17座,其中有11座墓葬出土青銅器。此前,先后共有4座陶器墓、9座銅器墓,已發表發掘報告。

M25平面圖、剖面圖

M25墓葬位于發掘區的西北部,被嚴重盜擾。木質葬具均已朽盡,僅見灰痕,從灰痕推測葬具為單槨雙棺,人骨保存較好,仰身直肢,頭向北,面向上。出土隨葬器物共有27件,包含銅甗鬲部1件、銅戈6件、銅矛頭1件、銅貝幣1件、銅片1件、銅飾1件、玉芯3件、玉片1件,以及殘石磬、馬銜、馬鑣、車轄、貝幣、骨飾等,這些器物對于認識該墓的年代很有幫助。其中,有2件個體較大的戈,由戈與矛頭對應組成聯裝戟,這種戈援部有明顯凸脊并與矛頭組成聯裝戟的形式,年代應該在春秋中期偏晚階段。還有3件虎斑紋戈,年代可能春秋中、晚期。以往虎斑紋戈多見于楚文化區,戰國時期在巴蜀地區也很常見。M25中出土的矮體車軎,器身有粟點襯地的疏朗蟠蛇紋,與此風格極為接近的車軎,流行于春秋中期偏晚的墓葬中。通過歷年考古發掘資料綜合推斷,M25的年代相當于春秋晚期偏早階段的。

M25出土銅甗鬲部(M25:5)

M25出土戈(M25:17)

M25出土車軎轄(M25:8)

M25出土骨貝

M26墓葬位于發掘區北部,未見有葬具,人骨保存極差。出土的隨葬器物只有銅鼎、陶罐各1件。M26為二次葬,在三晉東周墓中非常少見,其中出土的銅鼎周身光素、足部細瘦,是春秋中期偏晚階段器物的特征,該墓的年代大致相當于春秋中期偏晚階段。

M26出土銅鼎(M26:1)


快捷服務
快捷服務
信息公開
交流互動

山西龍興

關注微信公眾號

網站備案:晉ICP備16009332號-3  主體備案:晉ICP備16009332號

晉公網安備:11012015081311號  商務合作:18103515480

運營團隊:大國商幫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  技術支持:龍興科技

刪帖申請文檔下載

廣告合作:18103515480     舉報郵箱:sxbbs_jubao@126.com   
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 0351-2397193(周一至周五9:00-18:00)
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观看